【走进蓬江古村落】棠下镇石头村:“龙”腾石头数百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
字体:[大] [中] [小]
作为一条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近年来,随着滨江新区的飞速发展,棠下镇石头村成为发展红利的受益者之一。这个传统水乡村落,那一口口鱼塘,一条条大小河涌,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水乡美景。
棠下镇供图
石头村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建于乾隆年间的接龙桥,被列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重点保护文物的陈垣故居,具有岭南建筑特色、保存较完好的陈氏宗祠,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龙舟文化”……
“龙”腾石头数百年,而今迈步从头越。近年来,石头村通过盘活陈垣、陈颢珠等名人资源,重拾内涵丰富的院士文化和龙舟文化,并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这个古老的村落,正在时代的浪潮中发生蝶变,迎来新的发展。
追根溯源
以石命名的村落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很久远的过去,石头村原本是一片大海,周边几座分别叫龙山、富山、大岗山的山头,只是突出海面的礁石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海水退去,露出了陆地,所以这里古时有人叫石海。”石头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石头村有14条自然村,有陈、卢、吴、钟等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最多,卢姓人口次之。据说,陈氏祖先在南宋年间由粤北南雄珠玑里南逃到新会下峒乡,宋亡后迁来石头村。据光绪年间新会举人谭鑪主编的《新会乡土志》载,卢氏祖先自明初由今鹤山之迳口迁居石头,故陈氏定居石头村已有700多年历史,卢氏定居石头村也有600多年历史。
建村历史长达700多年的石头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知名的文史遗迹包括乾隆年间重修的接龙桥,嘉庆年间重修的龙母古庙,道光年间重修的龙山古庙,还有被列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重点保护文物的陈垣故居,以及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陈氏宗祠、卢氏宗祠等。在石头村漫步,就像寻宝一样,总有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在不经意的转角处与你不期而遇。
为什么会以“石头”命名?相传陈氏祖先来到这里筑围建村,带领村民开挖水运河,采石筑堤,运河既能畅通水路运输,又能减少水患,十分牢固。后人为缅怀祖德,故起名石溪,后改石头,沿用至今。
石头村是传统水乡村落,建于乾隆年间的接龙桥,是当地盛行扒龙舟风俗的见证。
乡村振兴
打造滨江新城休闲商业文化区
棠下镇内河网纵横,过去村民有以舟代步的习惯,所以村民都善于划船,这也因此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龙舟文化,其中石头村更是被人誉为“龙舟之乡”。
“我们这里是有名的‘龙舟之乡’,赛龙舟已有300多年历史,每逢端午,村中旌旗招展,龙舟竞渡,好戏连台。”傍晚时分,几位老人在河边乘凉,一位老人向记者介绍,石头村有十多艘龙舟,五人小艇也有不少,龙舟竞渡和吃龙舟饭早已成为知名的民俗活动。村中的接龙桥等古迹,证明龙舟竞渡这一传统活动在石头村已有300多年历史,充分体现了村民对龙舟竞渡传统活动的热情。
赛龙舟现场。资料图
近年来,石头村通过体育比赛形式,扩大赛龙舟影响力,带动乡村振兴。
龙舟航道设在天沙河道(石头村段),位于江门体育中心附近。每年端午节前后,这里锣鼓喧天、龙舟竞渡、人声鼎沸。龙舟航道岸上就是蓬江区著名的天沙河景观示范段,展现了水环境生态治理和景观建设两大成效,是周边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赛龙舟现场。资料图
随着滨江新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位于新区核心地段的石头村,地理位置优势越来越凸显。从村口向对面望过去,能看到江门体育中心以及大型楼盘保利大都会、锦富汇锦湾等。
滨江新区一角。刘琼/摄
“村民需要把握机遇,转变观念,发挥优势,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推动石头村的发展。”石头村相关工作人员说,目前,石头村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着重改变村民以前的农耕心态。“调整经济结构,引进教育、餐饮等行业,发展现代旅游产业、城市休闲商业,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石头村成为滨江新区的重要休闲商业区、文化区。”村里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蓬江区还对陈垣故居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提升,旨在把陈垣故居打造成以“名人故居、国学文化、民族精神、社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题,融展陈纪念、研习教育、休闲观光、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特色景园综合体。
蓬江区计划对陈垣故居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提升,打造特色景园综合体。
崇文重教
一村两院士 文化底蕴深 石头村人才辈出,共出了两名院士,分别为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学术界公认的世界级学者,被毛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陈灏珠。 陈垣博学多识,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享誉国际,被誉为“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陈垣一生从教70多年,任大学校长46年。他6岁随父亲到广州求学,但还时常回石头村过暑假。1906年,青年陈垣时常撰写抨击当局的文章,被列入黑名单。为躲避抓捕,他回到家乡篁庄小学当老师。风声缓和后,陈垣便回到广州,而后又迁往北京,长年在京工作。 陈垣故居是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文物保护单位,属晚清建筑,砖石平房,青褐砖墙面,斑驳黑木门,房屋前后栽种着青翠树木,前院面对着一塘碧绿水塘,后面是一座栽满树木的小山峦。平房最边上的墙边,一簇翠绿的细竹伸展着长长的竹叶,像是在向访者致意。 陈氏宗祠位于棠下镇石头岐山村,始建于嘉庆八年,光绪年间重修。相传陈氏的祖先是虞舜的第28代孙胡公满,后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即以国姓。陈(胡)公满的70代孙陈寅迁徙至广东南雄珠玑巷,陈寅的第4代孙陈宣等七兄弟又从珠玑巷迁至顺德、新会一带,陈宣的次子陈仲义定居石头岐山村,并兴建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和卢氏宗祠是石头村目前保存较好的祠堂,其他祠堂或年久失修,或多年未用,很可惜。”得知记者来走访石头村古村建筑,一位村民惋惜地说。
极具岭南建筑特色的陈氏宗祠,见证了石头村陈氏宗亲数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石头村还是知名侨乡,旅外乡亲5000多人。早在20世纪中期,就有华侨独资兴办了“宗劭义学”,助力家乡教育发展;还有爱国华侨陈国泉捐资石头朱林围(四围),建成县内第一座机械排灌站,支持家乡发展。近代以来,一座座村民和华侨兴建的楼房拔地而起,使石头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3年3月,为了改善教学环境,村里又多渠道集资建成了一座石头小学新教学楼,并投资改善和优化了教学环境及设备设施。“石头村的乡亲都很热爱家乡,只要家乡有需要,都会出钱出力。”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延伸阅读
打造陈垣故居“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师范传承学问国贤历数春秋”,走进位于石头村的陈垣故居,一副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这正是对陈垣先生一生教育经历最好的注脚。陈垣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阅读与共产主义有关的著作,当时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但还是克服困难,认真阅读、学习。很快,陈垣接受了这种新思想,并在79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垣故居是石头村内最著名的古建筑,又被称为陈宁远堂三宅。这里曾见证陈垣的诞生与成长,记录下一个个宝贵的瞬间。如今,这幢建筑已成为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后人凭吊先贤的旅游胜地。
陈垣故居是石头村最重要的红色资源。石头村全力打造陈垣故居“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石头村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党员活动阵地,借助红色村陈垣故居爱国主义基地的文化历史根基,打造特色党建阵地。另一方面,石头村也将因地制宜强化阵地选址,利用现有的存量空间,完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逐步实现活动阵地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并提高使用率。
学者声音
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何岩:
为新区画文化之魂
一座城市,有根的文化方可走远。石头村,可谓为滨江新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和思想动力。它是人们一直未曾消散的记忆,是人们的一种行走的力量。
保护石头村的文物古迹与传承其历史文化,是关乎滨江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
首先,要科学谋划古村复活,通过必要的场景打造,让古村会讲话,让它有思想和灵魂,赋予它应有的功能,让它能承载古村久远的记忆。另一方面,植入旅游要素,让更多人了解古村,认识古村,使之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特有符号,成为讲好滨江新区故事的重要题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