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蓬江 > 蓬江旅游

【江门抗战烽烟图·蓬江记忆①】陈垣的“抗战”:凭讲台史著,筑“抗日长城”

字体:[大] [中] [小]

640 (1).gif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江门五邑地方组织高举抗日旗帜,团结带领五邑人民及全世界江门籍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共御外侮、毁家纾难、血战到底,用热血与生命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为展现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营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由江门市委宣传部统筹指导,蓬江区委宣传部推出“江门抗战烽烟图·蓬江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媒体报道”,敬请垂注。


640.jpg

陈垣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北平随即沦于日寇的铁骑之下。面对危难局面,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陈垣毅然留下——他难以割舍辅仁大学的师生;更决心要在沦陷区树立起“正人心、端士习”的旗帜,在沦陷区主持正气。期后8年,他坚守北平,以学术为武器,诲人不倦,著述不辍,使辅仁大学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大本营”。


一、守正不阿:烽火中屹立的民族旗帜


北平沦陷期间,北平多数高校被日伪强推奴化教育:日语必修、日旗高悬,有的学校师生甚至须向日旗行礼。辅仁大学则由陈垣以及德国籍的天主教圣言会的司铎出面,与日伪周旋,不仅不挂日本国旗,不用日文课本,还保留着国民政府规定的学制、校历和教材,成为了沦陷区唯一不向日伪妥协的大学。


640 (1).jpg

日军利用沦陷区的学校进行奴化教育

图片来源:《走访北京市抗战遗址遗迹(四十) 陈垣故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38年5月,日军攻陷重镇徐州,日伪强迫北平全市悬挂日伪国旗,并强令群众上街游行,以示庆祝。辅仁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对此拒绝执行,日伪震怒,强令辅仁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停课3天,并多次派人找校长陈垣“质问”,陈垣凛然回应道:“我们国土丧失,只有悲痛,要庆祝,办不到!”


640.png

1938年的陈垣

图片来源:《陈垣图传》


一次,学生在学校放映电影,影片上出现了当时的中国国旗,在场师生不禁沸腾鼓掌。事后,日本宪兵队气势汹汹命令陈垣交出鼓掌师生,陈垣色厉道:“带头鼓掌的是我,要逮捕就把我带走!”面对敌伪的淫威和纠缠,陈垣展现出中国学者的傲骨和气节,利用自身的社会威望和民族热忱保护了自己和爱国的学子。


二、冰霜之操:威逼利诱下的凛然气节


陈垣曾与日本学术界往来颇多,颇有声望。但抗战开始后,陈垣便断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连当时日本国内的报纸都发出疑问:“听说北平秩序已经恢复,我们在那里与支那人关系很密切,合作得很好,但是,为什么像陈垣这种人不和我们合作呢?”


日本帝国大学有一位讲师不信邪,专门到陈垣的府上拜访,并声称自己是研究中国思想的,不谈政治,并受一位老博士委托,一定要见见陈垣先生。陈垣被他纠缠得不耐烦了,只好开门接见了他。

640 (2).jpg
北京陈垣故居

图片来源:《走访北京市抗战遗址遗迹(四十) 陈垣故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陈垣先是问他是干什么的,那人回答是研究东方和中国的思想的;陈垣又问他,到北平后都见过哪些人,那人回答说见过一些汉奸之流的人。陈垣听后顿失气不打一处来,严厉地说:“你来错了,既然你研究中国思想,那就应该到抗战前线去,不应该留在这里。”在陈垣强硬的态度下那位日本讲师只能唯唯诺诺,无功而返。

640 (3).jpg

北京陈垣故居大门

上刻“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

图片来源:《走访北京市抗战遗址遗迹(四十) 陈垣故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后来,敌伪又派一“学者”去威胁陈垣,但陈垣明确表示“舍生而取义者也”,不为所动。日伪见来硬的不行,便想改用软的办法,企图收买、邀请陈垣在汉奸学会“日中满蒙四国东亚文化协会”中组织担任要职。日方沾沾自喜称:该协会是“大东亚中日满蒙各国”的最高文化机构,薪水几千元。却引起了陈垣的鄙夷:“不用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我也不干!”


640 (4).jpg

1940年,陈垣在辅仁大学校长办公室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遭到陈垣拒绝后,日伪转头便去邀请陈垣的一位老朋友。得到消息的陈垣急忙赶往该朋友家中劝阻,却才发现此人已经答应了日本人。陈垣听罢,当即拂袖而去,从此断绝往来。


三、古义今诠:以史为鉴砥砺名节


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后来回忆,抗战时期,恩师陈垣曾经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你我要坚守教书阵地,只管好好备课,教书,这也是抗战。”在学校,陈垣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40 (5).jpg

陈垣与启功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1942年4月辅仁大学返校节,全校师生在操场开运动会,校长陈垣首先在大操场为运动会致开幕词。他想趁此机会抨击投降仕敌的人,也想勉励青年的同学,于是在开幕词里巧妙地讲了一个“孔子开运动会”的故事。


640 (6).jpg

1942年4月,陈垣在辅仁大学返校节运动会上演讲《孔子开运动会》的故事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陈垣引用《礼记·射义》中的一个故事:孔子举行射箭运动会,在开始射箭之前,孔子命学生子路宣布:“凡是败军之将、亡国大夫、认贼作父的人,都不能进入运动会的会场。”闻言,有些人就灰溜溜走了。比射完毕后,孔子让学生公罔之裘宣布:“幼壮孝悌,年老好礼,不随波逐流,修养品德到老,可坐众宾之位。”话音刚落,离去的人又有一半。而后学生序点又举杯道:“好学不倦,好礼不倦,八十九十乃至百岁,称颂正道不受悖乱的影响,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坐在众宾之位。”说完,留下的人就更少了。


640 (7).jpg

1942年,《辅仁生活》对陈垣讲孔子开运动会的报道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当陈垣绘声绘色地把这个借古喻今的故事讲完后,辅仁大学运动会场上,有的汉奸气恼、羞愧,悄悄地溜出了会场;有的人痛快、开心,对陈老校长更为敬爱、佩服。陈垣就是这样,经常睿智地借用国学典故,对日伪汉奸们的严厉斥责,同时也在告谕师生们,要把名节放在第一位。


四、史笔作刃:著作中的民族魂与救国心


身在沦陷区的陈垣以书斋做战场,以纸笔做刀剑,以史为鉴,表扬忠坚,贬斥奸逆,把史学研究和国家命运结合,在抗战八年中写下了七部配合抗战斗争而写的专著,宣传抗战必胜的理念,对当时的学界起了很大的影响。


01《明季滇黔佛教考》


640 (8).jpg

《明季滇黔佛教考》

沈兼士评价此书“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明季滇黔佛教考》写成于1940年,专门考证明清之际西南地区的佛教之盛,重点论述了国破家亡之际,明朝的士人遗民为了保全名节,纷纷逃禅的史实。陈垣曾说:“(《明季滇黔佛教考》)所欲表彰者乃明末遗民之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不徒佛教史迹而已。”


02《清初僧诤记》


640 (9).jpg

《清初僧诤记》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清初僧诤记》写成于1941年,讲的是清初佛教中的故国派与新朝派的斗争,即抗敌派与投降派的斗争。书中描写了清初新朝派僧人木陈忞应顺治帝之诏进京,“归来与诸当道酬酢,气焰煊赫”的取悦新朝,以耻为荣的姿态,讽刺了当时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头子结队渡海朝拜日本天皇,有些汉奸“归以为荣,夸耀于乡党邻里者”的丑态,且告诫了那些在抗战时期摇摆不定的人,万不可以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一篇大胆无畏且引人深省的史学名著。


03《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640 (10).jpg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内容

图片来源:民国丛书第一编 上海书店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是写金灭北宋以后,生活在北方一带的人民的活动。南宋初年,河北人民为了反抗金人的统治,先后创立了全真、太道、太一三教,藉以团结训练,自谋生活,不做金人的官。强调志士仁人的爱国心是恢复国土所依赖的主题,同时也是身在沦陷区的陈垣对自身心境的表达。


04《通鉴胡注表微》


640 (11).jpg

《通鉴胡注表微》1958年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


《通鉴胡注表微》完成于1945年,“代表了援庵先生后期著作中的丰满的成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语)。胡三省是南宋遗民,爱国史学家,他曾在南宋灭亡后给《资治通鉴》作批注,在批注中寄托自己的亡国之痛。身在沦陷区的陈垣体会到了胡三省当日的心情,“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陈垣《<通鉴胡注表微>重印后记》),因此决心对胡三省的爱国精神作全面的研究。所谓“表微”,就是把胡三省的批注中曲折婉转言辞意思挖掘明了。此书大大发展了《明季滇黔佛教考》的旨趣,是洋溢着炽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优秀史篇。《通鉴胡注表微》此书体现了陈垣“治史不再是以书斋为天下,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期望着民族的崛起,民族的自强”(著名历史学家吴怀祺语)。


抗战胜利后,时国民政府特给予辅仁大学“抗日的大学”称号。陈垣感叹:“民心者人民心里之向背也……恩泽不下于民,而责人民不爱国,不可得也。”(《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第十七)如今看来,这番话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终局。


640 (12).jpg

1949年4月17日摄于不老松

此时的陈垣选择与青年们一起,见证新时代的到来

图片来源:西泠拍卖


陈垣的抗战,不止于沙场,更在人心、在文化、在每一个不肯低头的瞬间。他以学术为旗帜、以教育为阵地,真正做到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史笔为刃,守我山河。同时,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仍不断向前发展,守望着中国黎明的到来。


文章参考以下文献整理编辑:

1.《殊途同归——励耘三代学谱》 陈智超著

2.《陈垣》张荣芳 曾庆瑛著

3.《历史文献研究论丛》 刘乃和著

4.《陈垣图传》 刘乃和,周少川,王明泽,邓瑞全编著

5.《陈垣先生的学识》柴德赓

6.《行走的课堂 抗战中的北平》 冯秀军主编;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编

7.《陈垣与<通鉴胡注表微>》 选自金人 刘燕远《学海趣谭 ——传统文化中的旧说新知》

8.《抗战时期陈垣先生的史学成就》 许殿才

9.《陈垣与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史学——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30周年》 陈其泰


总出品: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总策划:陈  冀

总编辑:高钢华 梁雁仙

本期出品:蓬江区委宣传部

本期策划:李彬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

蓬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