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优化营商环境力促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字体:[大] [中] [小]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近年来,蓬江区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第一标准,优化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各环节,力求精准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13万户,同比增长4.19%,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
一、全链条精简优化审批手续,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提升线上服务能力,积极改善和创造线上申报“帮办”条件,加强服务窗口人员线上申报“帮办”能力,调动申请人“网上办”意愿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业务网办率。2024年以来,共办理网上业务20599宗。简化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手续,让个体工商户在变更经营时,实现成立时间、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方面的延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其更好地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作用。落实《江门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办法》,细化、优化住所(主要经营场所)登记措施,进一步释放场地资源。加大宣传,推广住所(主要经营场所)信息申报制,允许“一照多址”“住改商”等,进一步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
二、全过程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实施便利化“转企”登记服务。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指派业务精湛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踪办理服务,在个体户注销登记和企业设立登记过程中全面实行帮办“一站式”服务,确保最短时间完成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实现“个转企”105户。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根据个体工商户的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等,结合生存周期、经营收入、从业人员等数据,将存续且正常状态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个类型。坚持政府主导、自愿参与、择优选拔、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产品和服务质量较为突出,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传统技艺,参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的个体工商户分为“名、特、优、新”四类,并采取精准帮扶措施。蓬江区共有103户个体工商户在第一批申报中被评定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目前第二批申报工作已完成,通过区级审核的共有173户。
三、全周期提升政务服务能级,切实提高助企纾困实效。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针对个体工商户金融需求“短、小、频、急”特点,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准入门槛,加强信息共享,整合优化普惠金融产品。如推动广东“星火贷”惠普金融扶持项目落实,因地制宜定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专属金融产品,为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题,拓展生产经营渠道。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