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蓬江区司法局:五大法治实招“精准滴灌”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字体:[大] [中] [小]
蓬江区司法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紧扣企业需求,以制度保障强基础、规范执法优环境、法律服务提质效、矛盾化解促和谐、复议惠企助发展为着力点,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制度清障:强化优效审查,清除营商堵点
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与清理为切入点,靶向破解制约营商环境的制度性梗阻。实行“制定机关主责、司法局统筹、第三方参与”三方联动机制,对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立改废释”。统筹对41份政府规范性文件和31份部门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链条梳理,对未明确期限的文件统一设定保留期限,对与新业态、新场景不匹配的文件启动修订程序,依法废止滞后于改革步伐或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文件,三年来共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6份,保留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46份,确保政策体系的及时更新和优化,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规范执法:严格监督流程,构建有序环境
聚焦企业发展堵点痛点,牵头出台《蓬江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九项措施》,大力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四类问题,推动执法监管与“廉润五邑·亲清护企”专项行动深度融合,打造“无事不扰、有需快应”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区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职责,组建全区行政执法监督人才库,统筹各领域监督力量参与专项行动,强化监督保障。通过执法案卷抽查、复议纠错案件排查、涉企执法投诉件筛查、涉企执法数据核查及企业走访座谈等多元化监督方式,精准排查出9项突出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提醒函,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落实整改,实现涉企执法行为全方位规范提升。
法律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护航合规经营
创新打造“线上即时响应+线下全域覆盖”法律服务网络,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线下布局更优化,在蓬江产业园、万达商圈等企业集聚区设立“两窗一站”(公证快办窗口、法律需求响应窗口、仲裁联络站),提供“家门口”式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5项高频服务,实现重点区域法律服务100%覆盖。线上服务更智能,组建6个“宜企专服”法律专家团,26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全天候在线解决企业法律诉求。活动载体更丰富,持续开展“律企‘邑’路同行、法护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组织“法治体检”“合规培训”等定制化服务18场次,惠及企业158家,以精准法律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解纷:践行枫桥经验,化解涉企矛盾
打造“三维联动”涉企矛盾化解新格局,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纵向建强专业调解网络,在工业园区、重点商圈、行业协会等成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72个,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横向搭建协同化解平台,整合司法、行政、社会资源,建成“一站式”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和行政争议调解分中心,形成“一窗受理、多调联动”机制。智慧赋能提升调解效能,创新“AI+调解”模式,运用“江门调解”ima知识库自动匹配案例法规、生成调解方案。2025年以来,成功化解涉企纠纷125件,调解成功率100%,打造出具有蓬江特色的“禾美调解”品牌,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复议惠民: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五项举措
创新推出行政复议“五个优化”举措,全力护航企业发展。畅通受理渠道,建立涉企争议“容缺受理”机制,实现企业申请“最多跑一次”;提速办案流程,推行“繁简分流”,涉企案件当事人意见听取率及重大案件听证率、专家咨询率达100%;强化争议化解,坚持调解优先,综合运用听证、调解等方式推动实质解纷;深化类案监督,建立案件回访机制,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优化法律服务,开展“复议进园区”活动6场,提供“一对一”指导50次。2024年以来,通过柔性化解方式成功处理涉企纠纷11宗,为企业挽回损失28.85万元,涉企行政争议复议阶段化解率达80%,实现“案结事了、政企共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