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办公平台 政务邮箱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适老版 网站支持IPv6

钓台故址:聆听蓬江涛声,怀古白沙遗泽
发布时间: 2023-09-14 打印】 【 关闭

钓台路与长堤的丁字路口交汇处,伫立着一座小型的古建筑物,现称“钓台故址”。据说,这里曾经是明代理学家陈献章(即陈白沙,世称白沙先生)垂钓的地方。


陈白沙虽为一代大儒,但他淡于仕途。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他在京师领翰林检讨后回到江门,便效仿东汉名士严子陵“拒绝出仕,筑台江滨,归隐垂钓”,在肆水(今蓬江河)之滨修筑了一个钓鱼台,闲来野钓,与友共聚,修身养性,修习学问。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18.jpg


咫尺钓台烟水阔,白沙衣钵永相传。


据本地著名书法家黄兆纪先生考证,钓台故址初名“钓矶”,是卧在江边的一块大蛮石,俗称“石龟”,退潮的时候才露出水面,渔民常在钓矶上垂纶或劈柴。陈白沙筑台后,“钓矶”的名字便逐渐被遗忘了。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29.jpg
白沙先生
图片来源:蓬江发布



陈白沙对他的钓台十分珍视,他曾赋《江门钓台》一诗:“何处江边著钓台,楚云明月尽收回。若比桐江还胜慨,千年埋没一朝开。”其大意是,白沙先生在江门河畔修筑了一个钓鱼台,把自己的风骨品性都收于其中,倘若这个钓台比严子陵的钓台还要美丽,那么即使它被埋没千年,也会在一朝之间传扬出去的。

明弘治七年(1494年),增城举人湛若水仰慕白沙之名来到了江门,拜其为师,潜心学习心学。白沙对这名学生寄予厚望。经过六年的刻苦学习,湛若水的学问大有长进,更得到了陈白沙的高度赞赏。陈白沙认定,“江门衣钵”的继承人,非湛若水莫属。


湛若水(1466 — 1560),字元明,广东增城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先后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礼部、吏部、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湛若水少师白沙先生,后与王阳明同时讲学,各立门户,主讲“随处体认天理”,时称王湛之学。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32.jpg

湛若水

皇王帝伯都归尽,雪月风花未了吟。

莫道金针不传与,江门风月钓台深。

——《江门钓瀬与湛民泽收管》


《江门钓瀬与湛民泽收管》诗序曰:“达摩西来,穿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兹以付民泽(湛若水),将来无穷之托,珍重,珍重。”陈白沙把钓台连同白沙心学的衣钵传给了湛若水,而湛若水也没有辜负白沙先生的期望,在白沙先生所创立的岭南心学基础上不断弘扬发展,使之更完善、更系统、更精微。

清代:江门风月一台收


及至清代,由于年久失修,白沙钓台几近倾圮。乾隆元年(1736年),新会知县王植寻访白沙遗迹,当时的钓台已“沦于荒烟蚀岸久矣”。当时,陈氏子孙不忘祖先遗泽,重修钓台故址,于乾隆三年(1738年)正月正式落成。落成之时,钓台威严壮大,王植登台凭吊并题诗:“江门风月一台收,放眼高空远近舟。碧玉谁当窥意趣,潭云我欲问源头。虹竿直到天根处,道饵不随水面流。壁轴何须求肖像,先生神在古冈洲。”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江门河畔已经舟楫聚集,是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集散地。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35.jpg
王植《江门钓台》诗句

又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江门成为广东地区一个繁盛的商埠,前来钓台凭吊白沙先生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当时,搭载着游客的双蓬小艇多停泊于钓台前,疍家船民的唤渡声不分昼夜。春秋季节的夜晚,江门河道水流相对平缓,钓台风月与两岸灯影相映成趣,渔歌互答衬托着阵阵涛声,周边一带繁荣程度恍若“诸洋估泊如云屯”的广州海珠寺一带。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38.png
道光《新会县志》的钓台地图  1839年

同治四年(1865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白沙钓台因争地划界问题面临诉讼事件并被拆毁,荒废达二十年之久。光绪九年(1883年),据传两广总督张之洞巡海途经江门,曾浏览白沙钓台旧址并留影。诉讼事件平息后,再集资重修,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才宣告落成。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41.jpg
《申报》1880年4月16日关于钓台故址诉讼的报导

重修后的钓台为半月形,垒石为基,上面施有铁栏栅,登台望月,可一览无遗,台后是空地,空地后才是头门、中座和后座。当时的钓台面积可以直至到现在的长堤堤面,其整座建筑物之宏伟,可想而知。
白沙钓台也见证了江门城市近代化的变迁。清末新政时期,白沙钓台作为新会县第二区的投票所,见证着中国的第一次民主选举在本地实行。当时的江门因为商贸繁盛,对外信息沟通显得非常重要,时人还在白沙钓台之下设立阅书报社。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44.png



《申报》1909年4月29日关于新会县开办初选举的报导


白沙钓台是当时新会县第二区的投票所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47.png
《日日新报》1911年7月5日关于白沙钓台的报导

民国时代:几度沧桑话钓台


1925年,江门被设立为省辖市,并于此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筑路建设。1927-1929年间,为修建长堤马路,江门市政当局把钓台院落的第一、二进拆掉,仅存一进,又把靠近水巷那边的墙壁向内迁移,用以拓宽钓台马路。经此改造后的钓台故址,规模仅及过去的三分之一,无复往日气概。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49.png
《广州民国日报》报导的改建后的白沙钓台风貌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53.png
钓台马路的介绍
《新会县江门会城北街外海各地已成未成马路调查表》:1933年

改建后的白沙钓台又作警察分所水巡队办公之用。直到1948年,当局才将故址交还给业主,社会各界以及华侨立即集资重修。1948年12月15日,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文献馆馆长简又文、岭南大学教授兼文物馆馆长冼玉清、广东陈氏书院六位董事等都来到江门参加落成典礼,冼玉清教授还在钓台故址演讲了白沙学说。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56.png
《复兴报》关于1948年12月15日落成典礼的报导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359.png

广州大学陈炳权校长的祝词


来源:《广州大学校刊》



钓台故址


新中国成立以后,江门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对钓台故址进行拨款重修,加建了两旁的走廊作为陈列室,专题介绍白沙先生的生平事迹;里间为悬挂名士题赠匾额、楹联之所。1983年,钓台故址被定为江门市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02.jpg
钓台故址正门铭刻
现存的钓台故址总面阔6.56米,总进深7.41米,面积为48平方米,现存后座面宽进各三开间、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单檐布瓦硬山顶建筑。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06.jpg
钓台故址(内部)

钓台故址内部,堂上悬挂两块木匾,一为嘉庆丁已年(1797年)李昌霖所题的楷书“岭南一人”,匾长200厘米,宽80厘米。二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重修时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陈氏书院、广东陈氏联谊会题赠的“岭学儒宗”,匾长190厘米,宽60厘米,横书正楷阳文,四边围有浅雕纹饰,金字金边,堂皇冠冕。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09.jpg
“岭南一人”牌匾
表彰白沙先生为岭南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12.jpg
“岭学儒宗”牌匾


后堂正中的红木雕花神龛里,供奉着白沙先生的画像。画像中的白沙先生儒冠宽袍,双手交叉于胸前,向人展示光明磊落的风采。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15.jpg

白沙先生画像


龛前设拜案,置云石香鼎一台。原本案傍、堂前石柱及左右壁上均挂木刻长联,今存两副:


(一)

览胜迹于今晨,纵几经反复波澜,依然高台临钓渚;

溯通家于累世,于此地平分风月,曾留片石在增江。


此联上联左边傍款为“白沙先生为先文简公(湛若水)道义之师,相得益彰,同以理学”,右边傍款为“明代儒宗两家子孙世相缔好,昔先生有钓台在江门”。下联左边傍款为“文简公亦有钓台在铁江,旋以江门多故,胜迹就湮今复”,右边傍款为“重新窃喜,先生风流未坠也,湛资政堂其俊等敬跋”。


(二)

胜迹喜重光,缅前贤寄意钓台,源追泗水;

通家联旧好,勉子弟潜心理学,道接江门。


此联上款为“敬贺文恭公(白沙)钓台重光盛典”,落款为“增城沙堤乡湛资政堂主鬯孙仲培等敬贺,柱英拜撰”。以上两联,均为增城沙堤乡湛资政若水的后裔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时敬送的。

微信图片_20230914101418.jpg

“壁轴何须求肖像,先生神在古冈州”,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伴随着江门城市的成长,白沙先生的精神与风鉴依然如故。


文章参考以下文献整理编辑:

1.《钓台史话》 黄兆纪
2.《江门钓台故址》 黄淼章 湛汝松 胡继芳
3.《江门风月一台收》陈奇思
4.《江门市地名志》 林永年主编
5.《明代气范畴思想研究》 陈慧麟
6.《新会县志》 黄培芳
7.《冼玉清文集》 冼玉清著 黄炳炎 赖适观主编


(来源:蓬江发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