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 部门动态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一城碧水促发展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蓬江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蓬江建设,扎实做好水质改善与水域岸线景观提质升级各项措施,积极探索优质水生态产品和绿色水经济效益的转化路径,让一城碧水促进区域发展,绘就水美城兴的幸福画卷。
彭伟宗摄
水质提升
夯实水经济发展基础
蓬江区从提升河湖水质着手,不断加大河湖管护力度,全力推进水质改善与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为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蓬江区已先后组织开展15次“清漂”专项行动,出动人员8000余人次,清理水浮莲面积近240亩,清除水面垃圾总量超4000吨。蓬江区积极开展水政执法巡查,出动巡查人员1400余人次,巡查里程约3100公里,覆盖水域面积约84平方公里,发出责令改正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132份,累计立案查处水环境违法情形39宗。“蓬江区构建了区、镇、村三级巡查机制,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执法、夜查突检、雨天突检等多种形式,从严查处各种不按规定排污、偷排等违法行为。”蓬江区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蓬江区发出水质专项通报近50份,发出预警函10份,提醒责任人员40人次,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累计巡河超10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8400余宗,问题处理率达100%。截至2024年底,蓬江区29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6.4%,优良率达83.6%,水质改善明显。
以水为媒
推动水经济稳步发展
春天,漫步西江碧道,温柔的江风迎面而来,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江面,行至马拉松公园附近的咖啡店点一杯咖啡,一边静静坐着一边欣赏水清岸绿的怡人景色,享受着宁静与自由,这已经成为不少江门市民闲暇时间的选择。蓬江区近年来先后高质量完成西江碧道莲江区段、天沙河碧道、江门河北岸碧道、环人才岛公园碧道、大西坑碧道等5条总长67.85公里碧道建设任务,入选省级万里碧道建设激励名单。2024年,蓬江区又打通“碧道一路桥”等5处交叉节点,让蓬江区碧道网络全部实现慢行道、慢跑道、骑行道“三道”贯通。在此基础上,蓬江区充分释放碧道“绿色效益”,在构建城市绿美品质空间的同时,深度挖掘水生态经济价值,在西江蓬江段碧道、天沙河碧道、江门河北岸碧道沿线景观节点,设置经营性物业10余宗,吸引了轻餐饮品牌入驻,2024年,仅轻餐饮品牌实现销售额超1800万元。
市民走进西江碧道蓬江段“叹”咖啡、吹江风、赏美景
“通过进一步治水兴业,蓬江区有效改善了市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带动河湖沿线区域日益繁荣。目前,蓬江碧道等亲水空间每年吸引超40余万人次前往露营、游玩,为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优美的水环境和区域人口流动,让蓬江区江河沿线城区成为房地产投资热点。不只在城区,乡镇水经济发展同样迅速。在蓬江区棠下镇、荷塘镇等地,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丰富水产业结构,提升水产品附加值,助力村民增收。据统计,蓬江区渔业产值由2020年的4.3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1.09亿元。
公坑水库
优美水环境为乡村文旅发展带来新机遇。棠下镇乐溪村依托公坑水库等,在保障水库水生态系统、提升水库水质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休闲垂钧、轻餐饮、户外露营等文旅项目。“目前,乐溪公坑水库农文旅项目顺利落地,吸引社会投资2200余万元,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能为乐溪村村集体增收超130万元。”乐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宋万峰说。
活水兴业
打造水经济特色产业
当前,蓬江区“一江两岸”的人气与经济活力正强劲,营地基地、滨水康养、生态种养等产业兴起,推动“以水养水”“以水兴水”水经济特色产业发展。蓬江区持续丰富碧道经营业态,打造多种经营场景,如儿童健康运动、露营基地等,充分挖掘碧道的经营潜力。探索开发水库旅游资源,重点策划推动兰石水库摩托车试车场项目、小水库农文旅综合体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经营,新(改)建运动、休闲设施,设计开发自驾游、徒步游路线,促进村民增收,为游客提供更多运动休闲选项,进一步提升蓬江区水经济知名度。据统计,仅西江碧道周边的餐饮、共享单车、停车场、物业、赛事承办、广告宣传等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400万元,实现“以道养道”良性循环。
今年,蓬江区将持续发力,用好促进水经济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大水经济产业要素保障力度,努力走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的水经济路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