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蓬友·邻好】“一顿热饭”的民生温度:党建引领下的老旧社区“暖心方程式”

字体:[大] [中] [小]

  傍晚六点,夕阳透过白沙街道象山社区“益食堂”的玻璃窗,取餐台前,社区工作者向居民介绍明天的新菜品;堂食区里,阿姨之间在闲话家常;送餐小分队的电动车载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穿梭在社区的楼栋之间。这升腾的烟火气里,藏着象山社区最动人的生活图景。

  从“吃饭难”到“吃得香”

  普惠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双向奔赴

  中午12点,60岁的珍姨推开象山社区“益食堂”的玻璃门,熟门熟路地往里走,“小欣,今天我的饭是打包的哦。” 服务台前的党员志愿者笑着应道,手里已递上珍姨预订的热气腾腾的蒸饭。

  象山社区“益食堂”从2023年11月开始运营,今年6月20日正式启动社会化运营试点工作,如今已成了象山社区居民每天最惦记的地方。“以前要么随便对付一口,要么儿女中午特意跑回来,现在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比家里做的花样还多。”根叔的话道出了不少老人家的心声。

640 - 2025-08-19T103033.937.jpg640 - 2025-08-19T103036.657.jpg

象山社区饭堂居民围坐在饭桌前用餐

  象山社区党委书记刘晓梅回忆,去年社区党委入户调研时,近八成独居老人和双职工家庭都提到“吃饭难”,老人在家做饭怕麻烦,年轻人上班没时间,外卖又担心卫生问题。“刷墙铺路是民生,柴米油盐也是民生。”对此,刘晓梅在党员大会上提出,要把“社区饭堂”纳入改造清单,这个提议得到党员们的一致响应。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为保证菜品质量,象山社区与“社区合伙人”五邑农家煲仔饭合作,主打“低盐少油、软嫩好嚼”的适老化菜品,同时兼顾年轻人的口味需求。翻看每日更新的菜单,既有肉饼蒸饭、香菇滑鸡等经典家常菜,也有台山鳗鱼煲仔饭、咖喱牛腩饭等新潮选择,目前餐品选择已丰富至30多种。

  “每天我们都会听取居民的意见,上次陈伯说想喝原盅炖汤,我们第二天就马上上线了。”负责饭堂派餐的党员志愿者翻开厚厚的意见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居民的建议与反馈,每一条都承载着大家对“益食堂”的期待。更贴心的是,饭堂在近日还为居民准备了免费鸡蛋,方便大家用餐时自制一碗暖心的“朱雀汤”——这道简单的家常菜,也让饭堂的烟火气里多了份家常味。

  以点带面

  “小饭堂”撬动“大民生”

  “一荤一素一汤加主食,最便宜只要10元,比自己买菜做饭还划算。”正在取餐的上班族小陈算起账来,他最满意的是饭堂提供的“预约打包”服务,提前在社区点餐小程序下单,下班路过就能拎走现成的晚餐。

  目前象山善邻社区有限责任公司正以象山社区“益食堂”为中心,积极将社区饭堂便民模式拓展至丰乐社区、复兴社区、甘化社区、珠西创谷等服务点,让“暖心饭”的温暖惠及更多群众。自6月20日象山社区饭堂社会化运营试点启动以来,已吸引500多名居民就餐,累计供餐1994餐次。从老年人的日常助餐到上班族的便捷用餐,多样化需求得到精准的回应,“小饭堂”撬动“大民生”的服务效能已初步显现。

  象山社区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启动蓬江区“益食堂”长者饭堂(象山社区点)社会化运营,在优先保障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公司主导+国资企业托底+社会企业辅助”的社会化运行模式,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居民,提供“全龄友好、普惠优享”的便民助餐服务。针对有外送需求的居民,社区组建“送餐小分队”,每天准时把热乎饭菜送到家门口。93岁的独居老人陈爷爷腿脚不便,送餐员小盛除了送饭,还会帮老人倒垃圾、帮忙联系解决水电问题,“送餐员服务非常好,感谢社区提供优质的服务给老人家。”

640 - 2025-08-19T103041.120.jpg

  辅具漂流站

  中午12点,饭堂里坐得满满当当。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家常,年轻人则拿出手机扫码加入“社区美食群”,讨论着今天的新菜品。翻开群众意见本:“希望下周能吃到蒸鱼”“建议增加周末早餐”…… 每条建议下面都有工作人员的回复。

  饭堂的暖心细节随处可见:象山社区将“益食堂”划分出取餐区、堂食区和娱乐区;饭堂进门设置适老化产品漂流站;在娱乐区我们提供老人、小孩娱乐的棋牌;用餐区更换适老化的用餐桌椅、提供纸巾和调味料;饭堂内设有“夏日清凉站”供户外劳动者免费领取清凉饮料;更有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派餐、卫生清洁。“有次看到一位老人比较晚前来用餐,我们第二天就提供保温箱放置,保证用餐的体验。”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说,这些调整都是在日常观察中慢慢积累的。

640 - 2025-08-19T103045.226.jpg

夏日清凉站

640 - 2025-08-19T103050.310.jpg640 - 2025-08-19T103053.427.jpg

饭堂提供休闲娱乐和适老化用餐桌椅

  烟火聚人心

  从“饭堂”到“邻里枢纽”的治理升级

  “以前住对门都只是点头之交,现在天天在‘益食堂’碰面,聊得多了竟成了老姐妹!”珍姨笑着指向身边的同伴,她们最近总约着饭后去社区公园散步,这段因饭堂结缘的情谊,成了社区里常见的暖心画面。如今的“益食堂”早已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成了社区活动的“活力枢纽”。每周,象山社区都会联合“社区合伙人”举办“与邻相约”党群服务日,“社区合伙人”主动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把义诊、义剪、科普宣传、手工制作等便民服务送进“家门口”,包括义诊义剪、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党群距离在一次次活动的欢声笑语中悄然拉近。自活动开展以来,党群服务日已累计开展30场,吸引2200人次参与,“益食堂”真正成了居民愿意常来、常聚的“党群欢聚地”。

640 - 2025-08-19T103102.137.jpg640 - 2025-08-19T103105.218.jpg

象山社区举办“与邻相约”党群服务日

  白沙街道象山社区这一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让老旧改造后的象山社区长出暖心的人间烟火。如今的社区“益食堂”,既是解决民生难题的便民点,也是邻里交往的聚脚点,更是基层治理的新窗口。刘晓梅书记看着饭堂里热闹的场景,深有感触地说:“一顿饭看似小事,却连着大民生。我们希望这碗热饭不仅能暖胃,更能暖人心,让社区真正成为有温度的大家庭。”

相关附件:

蓬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