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 蓬江新闻 > 蓬江资讯
【蓬友·邻好】荷塘镇“三维赋能”锻造基层治理“尖兵队”
字体:[大] [中] [小]
在蓬江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版图上,荷塘镇荷塘社区正以队伍建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的跨越式提升。今年以来,社区通过思想铸魂、能力提质、机制创新“三维赋能”,打造出一支让群众安心、放心、暖心的服务队伍,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人数同比提升30%,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率高达96.2%。
1 思想“铸魂”把准为民服务“定盘星”
“假如我是办事群众,我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在荷塘社区每月一次的“角色互换”交流会上,工作人员李彩卿的提问引发热烈讨论。这场别开生面的“换位思考”活动,正是社区抓实思想教育的生动缩影。
“角色互换”交流会
社区党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创新“常态化学习+沉浸式体验”模式:组织工作人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4次,举办“学思想、践初心”分享会8场,邀请老党员讲授线下党课4次,让为民服务的理念深植于心。通过“角色互换”活动,工作人员累计梳理并整改服务流程繁琐、回应不及时等11项问题,让办事群众从“来回跑”变成“一次通”。
2 能力“双升”锻造专业服务“硬实力”
“现在处理邻里纠纷,我能熟练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还会用小组工作法引导双方沟通。”社区网格员陈佩贤手持刚考取的中级社工证,自信地说。这背后,是社区“学历+技能”双提升计划的扎实推进。
针对队伍专业化短板,社区精准施策:推动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占比达64.7%,同比提升11.8%;并组建“社工证备考专班”,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人员同比增长11.8%。专业能力的提升,让社区工作有了“理论支撑”:调解楼上楼下漏水纠纷时,工作人员能用“个案工作法”厘清责任;组织老年人活动时,能以“小组工作技巧”设计互动环节,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社工证备考专班”线下学习会
3 实战“砺兵”练就基层治理“真功夫”
“灭火器要对准火焰根部,按压手柄时注意站位……”在荷塘社区商户微信群里,一段消防演练视频获得纷纷点赞。这是社区“全科技能”培养计划的成果之一。聚焦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应急处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社区推出“靶向培训+实战演练”模式:联合镇卫生院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邀请消防部门指导防汛演练,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实战演练4次;并针对居民关注的加装电梯政策,新增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让工作人员成为“政策讲解员”;同时,开设“群众办事类别指引班”,从线上申报到自助终端操作,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今年已减少群众“跑错路、问错人”现象30余起。
拍摄技能培训会
上门到商户教授消防应急技能
如今,社区工作人员既能用手机拍摄剪辑宣传视频,也能在暴雨天带队排查低洼地带险情,成为基层治理的“多面手”。
4 机制“织网”: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栋张叔反映楼道口建筑垃圾未清理,已联系业主明天清运。”晚上8点,社区“两委”成员容燕咏在工作群里更新当日网格事件。这是社区“两委包干+网格员包片”机制的日常场景。社区将辖区划分为4个网格责任区,由“两委”成员牵头,网格员包片负责,建立“每日汇总、每周研判、每月通报”制度。收集并解决飞线充电、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民生问题24件,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栋楼、每户人家。更暖心的是,工作人员在网格巡查时,既当“技能宣传员”——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查社保、教商户用灭火器,又做“群众观察员”——从居民“闲聊”中提炼出“错峰清运垃圾”“增设休闲座椅”等7条治理金点子,让“群众智慧”成为改进工作的“活教材”。
网格员现场处理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
同时,结合基雅肯孔热疫情频发,由“两委”成员牵头,全员下沉网格。每日按照网格责任区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巡查,重点排查下水道、绿化带、积水容器等蚊虫孳生地,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流程。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居民楼120余栋、商户43家,清理积水点67处,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入户宣传灭蚊知识
社区志愿者上门清理积水点
社区工作人员灭蚊消杀
从思想深处的“初心”到服务一线的“匠心”,荷塘社区以队伍建设的“实”,换来了基层治理的“效”。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基层治理的“排头兵”,用实干绘就“蓬友?邻好”的幸福画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