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关于印发江门市蓬江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字体:[大] [中] [小]

各镇、街,区直各单位: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江门市蓬江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江门市蓬江区委办公室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     


  江门市蓬江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一、发展背景…………………………………………………………3

  (一)“十一五”期间蓬江教育事业发展概况……………………3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8

  二、发展战略………………………………………………………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目标……………………………………………………11

  三、主要任务………………………………………………………14

  (一)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率先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

  ………………………………………………………………………15

  (二)促进各类教育发展,努力打造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15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先行区……18

  (四)以建设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和英特尔项目示范区为辐射,全面加强现代教师队伍建设…………………………………………19

  (五)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

  (六)深化特色教育,构建区域教育特色………………………22

  (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22

  (八)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22

  (九)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23

  四、保障措施………………………………………………………25

  (一)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依法治教工作……………25

  (二)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26

  (三)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6

  (四)加强督导测评,完善监督考核机制………………………27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与蓬江教育现代化,为蓬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蓬江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1.教育现状。

  “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6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41所。公办学校在校生68565人,教职工3647人;有民办学校5所,民办学校在校生4669人,民办学校教师326人;有公办幼儿园2所,幼儿911人,幼儿教职工99人;民办幼儿园74所,幼儿16072人,民办幼儿教职工1938人。

  全区公办中小学拥有区一级以上学校56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中1所,省级重点职中1所,省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省一级学校16所,市一级学校27所,区一级学校9所。全区公办中小学等级学校比例88.89%,市级以上优质学位比例79.6%。全区有区一级以上幼儿园14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2所,市一级幼儿园8所,区一级幼儿园4所。等级幼儿园比例18.42%。

  2.主要成绩。

  (1)教育创强取得辉煌成果。我区把创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教育强区纳入“十一五”规划,举全区之力办好教育。通过创强,使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并落到实处。“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约15亿元。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助推了教育创强工作,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我区5个镇(街)先后创建成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教育强镇(街)。2008年我区创建成为江门市首批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教育强区。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创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我区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在江门市接受省教育强市督导评估中,专家给予了“蓬江办教育下了大功夫,这几年确实是大手笔——一年一个样!”的评价,为江门市顺利通过评估作出了贡献。

  (2)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学前教育得到发展壮大,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5年新增幼儿园27所;九年义务教育深化发展,全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累计财政补助资金1.3亿多元,其中,地方财政承担约1.16亿元。优质学校创建成效显著,共创建市一级以上学校13所。10所市一级以上初中全部通过江门市评估并均被评为教学水平优秀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品牌效应凸显,棠下中学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杜阮、荷塘两所职中加强新设置专业和重点特色专业建设,毕业生专业技能考证合格率99%,就业率100%;成人教育建成集学历、培训、考核于一体的技能培训体系。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在岗和转岗年培训量3000人次以上。教育系统荣获“‘十五’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单位”等10多项荣誉称号。“普九”、“普高”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初中三年保留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9.65%。

  (3)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一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卓有成效。全区先后撤销中小学23所,新建扩建学校21所,建设校舍95680平方米。教育布局基本趋于合理,学位供给满足需要。二是农村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设立“扶助农村学校均衡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七项工程”,全面开展教育帮扶活动。在对口帮扶的24所农村学校中,已有10所评为区一级以上学校,其它14所学校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4)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大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方面认真抓好校园网、局域网、教学平台、电脑配置以及教育资源库等硬件建设,教育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校园信息直通。另一方面切实抓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再一方面切实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我区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实现四个100%,即100%的学校配备了标准的计算机室;100%学校拥有校园网;100%学校与各级教育主干网联通,实现“校校通”;100%教师拥有专用办公电脑。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在江门处领先地位。我区有8所学校成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4所学校成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建设示范学校”。我区成为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区。

  (5)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顺利接管市下放的9所中小学,理顺了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推行办学体制改革。2010年依法恢复紫茶、范罗冈小学公办性质。三是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将中山与紫茶、爱民与范罗冈、水南与美景六所小学进行整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四是积极探索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激励分配制度。

  (6)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我区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和校本培训规划,完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多渠道、宽领域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建立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科学制定教师编制管理办法,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引进教育人才力度。五年来,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引进教师733名。二是抓好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实施“五二五名师工程”,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培训,教师队伍人才成长速度加快。我区命名成立7个区级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拥有3个省级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目前,我区有省特级教师6名,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名,区级名师工作室3个;区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和学科带头33人。三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在区域内及省内外选派教师、校长挂职锻炼,开展教学科研及管理经验交流,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共享,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的办学经验。四是鼓励支持教师在职学历提升。我区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3.96%。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达89.8%。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日趋合理,教师队伍在教育观念、专业成长方面获得全面进步。

  (7)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主、质量为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思想、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大提高。一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抓好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礼仪诚信、法制禁毒等教育活动,学生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勤奋向上。五年来,在校生违法率、犯罪率均为零。二是抓好新课程改革实验。成为省第二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及省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以来,我区在教研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实验、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三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收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中考综合成绩稳居江门四市三区前列,高考本科入围人数逐年增加。全区获市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60项,教师获市级以上教学比赛奖403人次,在正式刊物发表论文410篇,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超过2000人次。

  (8)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系,依法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加强学校依法办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使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形成良好氛围。我区荣获“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教育收费规范区”称号,23所学校被评为区级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二是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创建教育强区、学习外地办学经验、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促进全区学校办学水平总体提高。三是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出台实施《蓬江区中小学进一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特色项目管理指导、举办特色专题展示会、抓好特色办学经验交流等措施,力促特色办学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打造了一批信息技术、英语、体育、科技、艺术等特色品牌学校。我区在双语教育、书法教育、传统体育项目、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特色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全区学校建立特色项目69项,已命名区级以上各类特色项目24项,有市级以上绿色学校15所。

  3.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城区与镇(街)教育“二元管理”,带来在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学校管理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三是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学校布局调整还不够彻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大班额现象仍未消除。四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全面分析当前我区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

  1.新形势。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国家、省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出台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提出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奋斗目标。这些决策部署为我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区域发展环境来看,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围绕“建设富裕文明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蓬江特色、结构优化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形势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一是期望蓬江教育尽早实现现代化,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二是期望蓬江教育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三是期望蓬江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样化优质教育的需求,逐步实现优质基础上的教育公平。

  2.新挑战。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已成为珠三角各市、区关注的焦点。周边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教育飞跃,给我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十一五”时期,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社会发展迅速,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作为中心城区,教育的结构和布局、规模和质量仍然达不到相应的发展要求。二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有待增强。职业教育面临投入不足、招生困难、人才培养档次低等问题,做强做大职业教育需要深化改革,走出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成功路子。三是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给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带来新的考验。我区高中教育相对单薄,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的发展与义务教育有相当差距,终身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要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就迫切需要政府在教育规划、教育投入和教育管理方面给予更加科学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支持。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克服当前困难,创新发展思路,突破发展瓶颈,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突出内涵发展,注重公平效益,努力构建富有蓬江特色、结构优化与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在江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建设富裕文明首善之区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以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进“一二三八”工程,着力打造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信息化先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在优先发展、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信息化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形成全区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新格局;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4年;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教育规模和质量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新格局;着力构建和完善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在江门市实现教育现代化。

  2.具体目标。

  (1)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

  ——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制订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实现学前教育机构社区全覆盖。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加强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优质化和村办幼儿园规范化建设,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推动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积极培育示范性幼儿园。到2015年,100%幼儿园达到规范化以上的办园标准,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40%以上。0—3岁婴儿教育参与率50%以上,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100%。

  ——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实现规范化、均衡化、优质化,达到轻负担、高质量要求,形成小学和初中有机衔接的义务教育体系。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非正常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控制在0.5%以下;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适龄“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9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位供给能力为1。

  ——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构建发展规模适度、管理体制科学、办学方向正确、内部运行规范、质量效益较高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到2012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9.7%以上;高中阶段区域学位供给能力为0.98以上。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考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就业率100%。

  ——高效益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统筹各类成人教育资源,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企业)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全面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在岗和转岗年培训量2000人次以上。

  ——多元化扶持发展民办教育。探索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依法规范管理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机构。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健全民办教育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办教育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2)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库、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成覆盖全区各校的信息交流网络,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2012年,信息化装备水平达到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A级标准要求。2015年,力争全区实现办公、教学、培训、管理、信息实时互动,实现蓬江教育信息化。

  (3)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加大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力度,落实教师发展规划和培训规划,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培养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师学习交流,努力形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架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育管理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的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现代教师队伍。

  (4)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目标。

  增强教育开放意识,建设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充分运用侨乡地域及人文优势,按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教育交流的思路,不断扩大蓬江教育对外开放的宽度和深度,努力拓展与港澳台、国外学校(团体)进行教育交流的渠道,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活动,推进蓬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5)教育综合实力发展目标。

  建立和发展与江门作为珠三角中等城市定位和蓬江区作为五邑侨乡中心城区、“首善之区”定位相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综合实力在周边地区属领先地位,教育现代化水平在省内达到较高层次。

  “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2年

2015年

学前教育

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

100

100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

100

适龄“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

99.5

99.5以上

小学五年保留率(%)

100

100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

100

100

初中三年保留率(%)

98

98以上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9.5

99.5以上

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位供给能力

1

1

特殊教育

常住残障适龄儿童教育机会系数

1

1

普通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109.65

109.7以上

高中阶段区域学位供给能力

0.95

0.98以上

职业教育

毕业生专业技能考证合格率(%)

99

99以上

毕业生就业率

100

100

继续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在岗和转岗年培训量(人次)

3000

2000

小学教师大专化(%)

95

95以上

初中教师本科化(%)

92

92以上

高中教师研究生(含课程班)(%)

25

25

人力资源开发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5

14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以“均衡协调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推进“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课程改革深化、信息技术运用、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国际化推进、学前教育创优、义务教育均衡、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等八大教育发展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率先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

  坚持适度超前、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及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突出主体、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2年,各项指标达到《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试行)》的标准要求,正式申报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力争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3至2015年,全面推进蓬江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体系、管理体制、人才队伍、设施设备建设及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及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蓬江教育现代化。

  (二)促进各类教育发展,努力打造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实行以县统筹,镇(街)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加强学前教育规范化、优质化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第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广覆盖、保基本”的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建设好镇中心幼儿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扩大幼儿园优质化比例。第二,抓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解决好工资福利、职称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提高学前保教质量。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注重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智力能力的培养,坚决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第四,规范办园行为。执行省规定的办园标准和收费管理办法,建立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幼儿园准入、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指导,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促进区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均衡优质发展。一是以农村为重点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把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发展所需及时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及其它扩校增容工程;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撤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逐步实现每个镇(街)只办一到两所独立优质初中,全区初中校均规模在900人以上,小学24个班或以上,班额符合规范化学校标准,使我区基础教育在布局、规模、层次等方面协调发展。二是推动硬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2011年,镇(街)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达到省规定的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三室一场”(标准配置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和运动场)及生活设施“五有”(饮用水、厕所、教师用房、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的要求,设立符合标准的卫生室或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使区域内中小学在校生基本享有同等的学习生活条件。三是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七项工程”,继续实施“千校扶千校”、“百校扶百校”工程,推动城乡教育帮扶取得更大成效。四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推广和应用。通过网路传输、结对帮扶及教师交流,促使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输送,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2012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学校布局及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相对均衡;2015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3.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牢固树立以质量为中心、以内涵发展为重点的办学理念,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管理和质量评估体系,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棠下中学积极参加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学联盟,扩大学校在周边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凸显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品牌。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根据本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整合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依托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等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办学,积极探索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服务型特色专业为龙头,拉动技术型专业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的培养模式。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利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资源,推动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和专业人员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技能培训,加强农民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5.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管理范畴,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业务指导和信息服务,逐步推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积极开展公办、民办学校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及教育科研合作活动,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建立民办教育风险防范机制,健全民办学校监管制度和退出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对产权,财务、招生、教学和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6.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依靠职业学校、各镇(街)成人文化学校和辖区内院校及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区、镇两级公共文化教育中心和村级文体活动场所等资源,开展学习培训和文化娱乐活动,完善培训机制和定点培训工作。促进中小学文化体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市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先行区。

  以镇街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项目,提高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镇(街)完小和初级中学按省定标准配齐功能场室以及实验室装备。2011年底,全区所有公办学校接入10M光纤教育城域网,全区学校100%办公室实现“网上办公互联”。100%学校接入城域网。全区每所学校100%课室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全面实现“班班通”,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育资源库;2012年实现10所学校创建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3年建立“资料报送管理子系统、工作任务追踪子系统、分布式数据统计子系统”;2014年争取“互动课堂、互动会议、互动教研”系统覆盖全区;2015年建成“蓬江区应急管理平台”和“蓬江教育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教育工程,大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推广、交流和应用,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十二五”期间,打造成为信息化先行区。

  (四)以建设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和英特尔项目示范区为辐射,全面加强现代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形成讲师德、讲责任、讲奉献的良好氛围。树立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严谨笃学、热爱学生的新时期师表形象,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2.加强名优教师培养。一是启动第二期“名师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再培养5位名校长、20位名教师、50位学科带头人的目标。二是建设“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示范引领的方式,培养一批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名师。到2015年“名师工作室”达到10个左右。三是完善交流机制。强化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巡回讲学制度和镇(街)学校与城区学校校长、教师互派挂职锻炼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五年内,每位教师至少交流一次。组建学校互动发展联合体,探索远程教育支教方式,进一步拓宽城乡教师的交流渠道。四是完善教师培训机制。认真抓好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教师校本培训示范校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区建设,并以此为辐射,开展多形式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建立校本培训“梯级”培养体系,继续培育一批省级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建立与发达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在教育人才培训、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共享机制,有计划资助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出国培训,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高级全员培训机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掌握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进修、自考等形式提高学历水平。到2015年,小学教师大专化达9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化达92%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含研究生课程班)达25%。

  3.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以实施“名师工程”为依托,加大校长的培训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优秀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二是健全管理与考核制度。通过逐步推行校长轮岗交流、城乡校长挂职交流、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实践、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挂职锻炼等途径,不断提高校长领导学校科学发展与改革创新的能力。三是继续举办校长论坛,搭建校长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四是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建立学校后备干部资源库,从中培养选拔一批师德高尚、能力突出、潜心办学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

  (五)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加强和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校园文化发展项目,全面建设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切实加强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理想信念教育和江门侨乡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奋斗意志和成才愿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有效联动的德育网络。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班主任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培养一批省、市、区级名班主任和优秀共青团、少先队干部。

  2.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发展项目,抓好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形成性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构建品德、智力、知识、能力一体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各级教育科研机构,抓好课题的规划、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成果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加强体育、艺术、科技、劳动与技能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和监测机制,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加强科技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区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区性中小学生艺术节和科技节,促使学生普遍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沟通与结合,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六)深化特色教育,构建区域教育特色。

  坚持“特色办学,质量立校”。围绕“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目标,鼓励学校个性办学,促进内涵发展,打造特色办学品牌,引领蓬江教育逐步形成区域特色。

  一是加强对学校特色项目的管理、监督和指导,扶持特色明显的学校打造特色品牌。二是定期组织办学特色展示展演及评奖表彰活动。三是定期组织学校开展校际间、区域间经验交流。四是加强对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项目,建立交流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以政府与民间推动合作的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特别是港澳台地区、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通过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互访、校长教师交流、开展团队专题交流活动等形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研究活动。采用信息交换、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举办专题报告会或学术论坛、建立姐妹学校等形式,提高蓬江教育的开放度,推动蓬江教育走向国际化。

  (八)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

  1.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和统筹。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统筹安排外来工随迁子女就读。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办好每镇一所民办学校,多渠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2.关注特殊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工作,保障特殊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工作范畴,做好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跟班就读工作。2015年,常住残障适龄儿童教育机会系数达到1。

  3.切实解决好超班额问题。增加学位供给量,扩充优质教育资源,逐年把班额降到初中不超过50人,小学不超过46人。2015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额现象。

  4.创建和谐校园,确保教育平安。抓好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防范措施,改进薄弱环节,确保校园安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学校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和演练培训,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大力开展和谐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到2015年全区80%以上的中小学创建成为区级和谐安全文明校园。

  (九)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

  1.推进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实施教育科学发展评价工程,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配合市构建市区、区域教育发展联动机制。建立区域间义务教育学生辍学信息通报和协查机制,努力消除辍学现象。配合市完善普通高中学位分配制。积极参与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和优势。进一步转变教育行政职能,改善教育行政方式,扩大学校自主权,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监督评估等手段调控管理学校,形成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继续完善教育督导督办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监督、惩处机制,完善执行力建设制度和纪律管理工作制度,继续完善校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依法管理、监督有力、执行畅通、绩效优先的行政管理机制。

  2.推进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思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重点举办非义务教育,形成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办学模式改革,采取一校多区、集团办学等形式,鼓励和支持优质学校与其它学校联合办学,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式办学。积极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3.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规范管理、科学考核”的原则,以职务聘任、岗位管理和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师定编定员制、全员聘任制。坚持“凡进必考、综合评价、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严把中小学教师“入口关”。深化城乡教师交流制度,进一步鼓励引导城镇教师、新进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学校支教任教。改革教师收入分配制度,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为依托,健全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激励分配机制。在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水平。

  4.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创新。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推进中小学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和校本管理工作进程,促进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主动接受师生职工和社会的监督。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规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和谐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向现代化学校迈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及各级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等制度,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地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统筹管理,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教育行政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切实执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加大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教育法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府教育责任的落实。依法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努力营造优良育人氛围,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社会依法参与、公民依法受教”的教育法治环境。

  (二)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认真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区政府切实担负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统筹管理责任。镇(街)政府积极承担起本镇(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责任,负责本镇(街)学校(幼儿园)建设相应的配套资金的筹措和项目的组织实施。村(居)民委员会在积极支持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镇(街)、村(居委会)共同负责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学校安全,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三)加大教育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1.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保障度。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建立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职工人员经费足额按时发放,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的补贴和福利待遇。教育经费纳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并每年有所增长。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在2012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达到珠三角平均水平。

  2.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依法据实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有效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大力提倡捐资办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对捐资办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宣传和奖励,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3.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监督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及合理使用。区设立教育财政专户,省财政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及区、镇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直接进入教育财政专户,专款专用。统一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并按生均标准分配。严格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健全制度,制定学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教育经费审计和监督。区一级每年对各镇(街)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估。开展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审计及专项绩效评价工作,确保教育经费合理使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平调教育经费。

  (四)加强教育督导测评,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督导监测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公告制度及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公告制度。把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督导检查内容,切实纳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及区委、区政府“争先创优”年度考核考评督办工作内容。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区政府办公室及区教育督导室要联合定期组织针对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及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建立完成目标任务通报表彰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十二五”教育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注释:“一二三八”工程:即“一”实现教育现代化一个目标;“二”均衡协调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两个重点;“三”打造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综合改革三个市先行区;“八”师资队伍素质提高、课程改革深化、信息技术运用、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国际化推进、学前教育创优、义务教育均衡、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等八大教育发展项目。


相关附件:

“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已归档)

_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