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关于印发江门市蓬江区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字体:[大] [中] [小]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江门市蓬江区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九届四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映。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办公室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



江门市蓬江区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根据《江门市贯彻执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作方案》(江府〔2009〕21号)和《印发江门市蓬江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蓬江府办〔2010〕63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十一五”回顾

  在“十一五”期间,我区的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主线,实施三产旺区、工业兴镇、富民强村三大工程,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末,我区城镇人口比重为98.68%。

  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有效促进了我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80.53亿元,年均增长15.29%;人均生产总值6.3万元,年均增长13.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5亿元,年均增长2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2元,比2005年增长72.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13元,比2005年增长66.6%。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中区大道路面拆迁及滨江新区启动区、广珠铁路、江肇高速、旗杆石生活垃圾填埋场、市高级技工学校第二校区、群星经联社的政府储备地、市民兵武器装备仓库等重点工程的征地工作。

  3.城镇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完善,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文化需要,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到2009年底,全区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95.5公里,公路密度达60公里/百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6平方米,全面解决了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12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通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城镇居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发展,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间,全区镇(街)文化站9个,镇(街)文化室9个。巩固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国家扶困助学政策,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抓好医疗、计生、残疾人康复“三位一体”的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7%。实施困难群体优抚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慈善公益活动广泛开展。

  4.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功能日趋健全的同时,我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有较大进展,建成荷塘污水处理厂、潮连污水处理厂和棠下中烟摩迪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厂。实施大西坑保护区改造工程,建成大西坑郊野公园。

  5.三镇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推动三镇经济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壮大。2010年,棠下、荷塘、杜阮三个农村镇生产总值合计116.77亿元,年均增长2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2亿元,年均增长27.64%。2010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8亿元,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其中超200万元的村占总村数的82%。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蓬江区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城镇化水平不高。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进城落户受到制约,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

  2.建制镇的中心区域规模普遍偏小。我区建制镇镇区中心区域的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较少,不能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3.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蓬江区属珠三角后发达地区,镇级经济发展较慢,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发展趋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随着《纲要》的贯彻落实,江门市作为珠江三角洲西岸重要城市,蓬江区作为江门市的中心区,将加快融入粤、港、澳经济圈的步伐,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我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动力,城镇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坚持以人为本,以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为手段,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为关键,走中心城区与三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提升城镇人居环境,配套完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把我区建设成为城镇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优美,资源利用率高,管理水平良好,综合承载力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宜居城乡。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按常住人口口径,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99%左右。

  ——城镇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均GDP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全区城镇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的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城镇的交通网络构建更加完善。加强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重点配合推进江肇高速、广珠铁路、广佛江珠轻轨、江番及江珠北延线高速公路、江顺大桥建设工程。推动跨区交通项目建设,加强与各市(区)联接合作,在市区一体化发展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重点配合加快东华大桥、胜利大桥等。抓紧区内交通主干道的建设完善,重点加快杜阮南路、里村大道、中区大道等的建设,积极实施跃进路、建设路、迎宾路等的升级改造工程。

  ——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建设棠下段城市防洪工程和杜阮河上游河段整治工程,继续对区内小型电排站实施更新改造工程。配合推进滨江新区及江门河城市滨江景观带工程建设,加快新市民广场等工程建设进度,改善城市环境。配合加快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加快棠下、杜阮污水处理厂建设。

  ——城镇体系继续优化。以城区为市域核心,以三镇为增长极,以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轴,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建设。综合各区域发展现状、特点和潜力,按照农村镇街“工业主导”、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发展思路,鼓励棠下、荷塘、杜阮、潮连加快发展制造业,打造工业经济主要增长极;环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滨江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的建设,承接北新区和江沙工业走廊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集居住、商务、旅游、文化、行政等综合功能、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同时,整合文化资源,建设历史文化名人、古村落文化、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三大品牌,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着力挖掘充实良溪古村历史文化内涵,力争良溪村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祠堂文化建设;大力传扬荷塘、潮连纱龙等民间特色文化。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现代印刷等行业,逐步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城区、镇街建设规模。

  1.中心城区。

  (1)蓬江区城区性质定位:是五邑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信息交通中心,而且是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是珠三角西部的重要中心区域之一,也是珠三角向粤西经济扩散的重要节点。

  (2)城区规模:环市、北街、堤东、仓后、白沙五个街道常住人口约35.8万人,规划建成区2015年53平方公里。

  2.农村镇街建设情况。

  (1)荷塘镇:户籍人口4.6万多人, 外来人口 5万多人。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中心镇, 荷塘镇是三市交界的“金三角”,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投资环境日臻完善,道路四通八达。现有各类型工业企业超千家,形成了集装箱、玻璃灯饰、汽车零配件、纺织内衣、漂染、雨伞、建材、化工、不锈钢制品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工业体系。

  (2)杜阮镇:面积8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万多人。杜阮镇交通便捷,现有外资、民营企业700多家,个体工商户4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五金卫浴、化工建材、印刷包装等支柱行业,五金卫浴产业已成为杜阮镇一个以高档卫浴产品为龙头,在雄厚的五金加工条件支撑下,带动起较长产业链的支柱产业。

  (3)棠下镇:面积1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多人。棠下镇是省重点工业卫星镇,是江门市北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形成了摩托车及零配件、化工涂料、纺织制衣、彩色印刷、电子电器、五金机电等支柱产业,与重点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

  (4)潮连街道办事处:面积12.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人。潮连街道办已形成以工商、工贸、房地产开发为主线的经济发展体系,全办事处拥有“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大小企业六百多家,包括有五金、机械、塑料、印刷、化工、制革、钻石珠宝设计等加工业和制造业。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区域协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促进城乡设施共享。

  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把城乡居民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设体系。协调基础设施的城乡空间布局与建设时序,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

  2.加强对镇街的指导,加大镇街的建设力度。

  抓好各镇街规划工作,在做好镇街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镇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中心区、近期建设区等城镇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统一实施城乡区域发展规划,全面加快与深化区域城镇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对镇街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壮大镇街经济实力。加快各镇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染治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加强镇街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各类配套设施、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强城镇的产业与人口集聚能力。

  3.培育特色,促进镇街健康发展。

  从实际出发,根据各镇街的自身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培育特色鲜明的专业镇街。重点打造三大制造业板块(江沙工业走廊板块、杜阮传统优势产业板块、荷塘绿色照明板块)、两大服务业板块(中央商务区、老城区服务业板块)和一个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同时,各镇街之间要形成更加密切的上下游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形成互为资源、互为市场的关系。

  (二)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以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建设全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城市道路、铁路、港口构筑高效、快捷的都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江肇高速已建成通车、广珠铁路力争今年底通车,西环路快速化改造已开展前期工作、江番及江珠北延线高速公路的建设即将开展,积极推进广佛江珠城际铁路的建设,随着这些项目逐步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区交通区位优势,推动我区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增强我区综合竞争能力。

  (三)加强环境治理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1.加强环境保护。优先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质量。加大水环境治理,开展河流两岸生态与景观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大力推进内河涌整治。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采取工程措施避免或降低交通噪声和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营造绿色开敞空间。推进城镇绿化、美化。科学布局绿地,新建居住区要按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的用地面积建设绿地。加快绿道网建设,按照生态化、多样化、人性化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绿道网,从2010年开始,力争一年全线贯通,一年半基本完成全区10.5公里区域(省立)绿道的建设任务,建立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相互衔接、布局合理的绿道网络体系。

  3.严格实施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考核问责制,加大节能技改投入。严把环保准入门槛,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前置审核制度。全面推进建筑节能,调整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结构和供应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新建建筑要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把施工图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关,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及时纠正过分强调景观效果浪费能源的倾向。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推广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4.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行污水、垃圾处理目标责任制,加大处理设施建设投入。重点配合市加快杜阮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和棠下污水处理厂(首期)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市区污水处理能力。

  加大力度推广各镇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并配套辐射周边村镇的收运中转系统。推广村保洁收集、镇运输中转、再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模式。

  5.积极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委办公厅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江门市开展创建宜居城乡工作方案》制定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以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主线,以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重点,通过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实现全市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门市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以“五改”(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清理乱堆放)、“五有”(有村庄规划、有文体活动、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为重点内容,抓好村庄整治工作,并推行“退建还耕、退山还林、退田还湖”,重造山水田园美景,保护好广大农村地域和乡村特色,保持其独特的景观风貌。

  (四)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商品住房建设管理,进一步深化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扩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覆盖面,增强廉租住房对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的保障作用。

  四、政策和体制保障

  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是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十二五”期间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创造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确保城镇化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实现。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管理。

  根据江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构建我区城镇职能分工、等级规模和空间布局体系,实现区域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根据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具体功能定位,改变城乡居民区与工业、农业区交相混杂的状况,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通过强化中心区的功能,聚集人口,集中资源,增强辐射力,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各建制镇要积极筹集资金,开展新一轮建制镇镇域、镇区规划、重点发展地段各个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重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挥其对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保证城乡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大力推行规划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公众提供规划的有关信息,包括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信息,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公共征询意见等形式,建立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机制。

  (二)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

  逐步取消原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城乡户籍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称为居民户口,消除“城乡二元”管理结构。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收入来源的人员及随其共同生活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本地城镇户口。逐步实现按公民的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消除“本外二元”管理结构。同时,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加快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一是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将违法、闲置、零散和需要调整使用的存量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的思路,通过收购、征收转用等方式回收入储备库,作为城镇建设用地,按规划有序供给。

  二是加大对土地的整理力度。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认真贯彻落实《江门市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指导意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推动、属地实施”的工作思路,切实推行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工作,统筹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是推动集体土地的合理流转。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和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促进土地使用者通过土地市场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转换和交易。建立农民与集体之间就集体土地收益的分配制度,使农民离开土地仍然可以持有一定的收益权,并可以合法转让,顺利实现劳动力流动和土地流转。

  (四)改革相关配套制度。

  1.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推行城镇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垃圾处理等行业特许经营。建立公用事业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合理确定公共产品服务价格。

  2.建立统筹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服务体系。

  (1)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通过建立市、区、街道(乡镇)、村委四级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平台,使城乡求职者享受有效快捷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服务;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帮扶机制。

  (2)完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信息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用工信息互通有无、即时互联,推动建立招聘会联动制度,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用人单位空岗申报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季度分析发布制度。定期开展用工调查,全力参与全市统一、共享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供求信息数据库建设,大力提高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收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

  (1)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机制,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全区范围推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2)加快医疗保险制度融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三位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大力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二期工作,逐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提升制度保障能力。坚持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到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3)完善失业保险运行机制,运用失业保险金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集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


相关附件:

“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已归档)

_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