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 镇街动态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荷塘镇:“四步通关”练就选调生基层工作“真功夫”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蓬江区荷塘镇高度重视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助力选调生“四步通关”高质量成长成才,练就基层治理“真功夫”。
一过“入门关”,“初生牛犊不怕虎”走进基层
选调生作为“三门干部”,前脚刚踏出学校的“象牙塔”,后脚便踏进了基层的“大舞台”。如何带好这帮基层工作里的“新生”?荷塘镇以“三个常态化”为抓手,助力选调生攻破“入门关”,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迅速融入基层。
常态化教育培训。把选调生培训工作纳入镇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干部大讲堂、远程教育平台组织选调生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组织参与初任培训、驻村培训及“蓬江夜校”专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班,进一步提高选调生基层治理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
常态化沟通联系。建立“荷塘镇选调生群”微信群,由镇组织部门专人、定期记录选调生每个人开展基层工作的情况,收集选调生月度工作纪实,形成选调生成长档案。
常态化走访交流。一方面定期走访,解决选调生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困惑,及时传达关心问候与组织温暖;另一方面飞行抽检,动态掌握每位选调生在一线岗位的“第一手”锻炼情况。
镇分管领导走访派驻在荷塘镇吕步村锻炼的选调生宋承运
选派荷塘镇村级的选调生积极参加蓬江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
二过“语言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读懂基层
作为基层干部,选调生是政策解读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荷塘镇的大多数选调生都不是本地人,较难与群众顺畅交流。为此,荷塘镇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以“师父带徒弟、携手传帮带”的形式,引导每位选调生在“三个主动”中克服“语言关”,学会用群众想听的“土”话与群众打成一片,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切实读懂基层。
主动了解村情村貌。踏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倾听群众所思所想,通过实地探访中的所见所闻,了解村民生活、产业经济、风俗文化,为之后的驻村工作做好铺垫。
主动了解村干部。多与村“两委”干部交流,虚心学习掌握他们处理基层工作、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与村“两委”干部打好配合,扭成绳、抱成团,共同发力,共同前进。
主动了解方针政策。学会站在干部角度重新学习、思考、理解基层政策,把握好上级工作安排、会议精神,及时向群众传达解释,做好联系群众的纽带。
在荷塘镇高村村锻炼的选调生杨俊耀参与征地青苗清点工作
“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层面的方针政策,还要了解本土化的基层治理方法。”高村村选调生杨俊耀深有感慨。他在参与高村村征地工作期间,积极充当镇政府与村“两委”、镇政府与村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传达、宣传、解释好征地政策。
三过“思想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
选调生到村后,面对的是热情纯粹的群众,接手的是纷繁复杂的事务。荷塘镇以“三个定期”为手段,帮助选调生修炼“思想关”,自觉燃起“公仆意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坚定扎根基层。
定期谈心谈话。每季度开展一次“一对一”谈心谈话,为选调生传授方法、指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定期召开选调生交流会,加强选调生之间的思想和工作交流,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定期报告情况。通过撰写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方式,推动选调生定期报告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确保选调生驻村期间有思考、有感悟、有收获。
定期分析研判。每年对选调生的德才表现和思想、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积极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促进成长成才。
2022年12月,值2020届选调生期满之际,组织11名选调生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召开新旧两届选调生经验交流座谈会,分享“过来人”经验,精准帮助新选调生做好接收新挑战、新开始的思想准备。
荷塘镇召开新旧两届选调生经验交流座谈会
四过“能力关”,“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基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工作需要“全负荷”“全天候”。荷塘镇坚持把增强选调生本领与为民服务相结合,注重在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补齐选调生工作短板,厚植选调生基层情怀,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心践行服务基层。
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组织开展国情调研,引导选调生把派驻村视为“第二故乡”,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树牢为民服务意识。
加强为民服务作风。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工作中自觉深入群众,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主动聚焦市、区、镇委工作部署,主动瞄准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理顺工作思路,从实干入手,用实干练就真功,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以有力度的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荷塘镇选调生队伍联合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荷塘镇人民政府、驻镇扶镇帮村工作队为群众开展了一期农村电商技能培训活动,打通乡村产业产销“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
篁湾村选调生胡兴宇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村里镇街诉求平台的回复工作。在正式接手工作前,她充分考虑到村民急于求医问药的心情,事先在网络上搜集群众的诉求类型,建立诉求清单,并依据江门市及蓬江区的相关政策,提前拟定回复内容,做到回复群众诉求有理有据,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群众之所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