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体彩票app官方下载 > 镇街动态
【党建领航(107)】环市街道江侨社区:多元参与获益共赢 让家门口的服务迭代升级
字体:[大] [中] [小]
白天到社区中医馆问诊理疗,晚上在“益家学堂”充电锻炼,周末参加绘画班、手工坊等活动亲子同乐……今年来,江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居民们学习新知、运动锻炼、结交邻里、乐享生活的好去处。
这些新变化,源自于江侨社区积极探索“公益+低偿+市场”模式,以阵地换服务重塑党群空间、以市场化运营撬动社会资源,吸引教培、医疗等机构加入成为“合伙人”,携手开课办班、开展经营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力。
“益家学堂”舞蹈课
“益家学堂2.0”全新升级
多家教培机构加入 每周开课办班
为丰富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去年初,江侨社区开办“益家学堂”,每个月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3-4堂文化艺术课。如何让学堂办上更多样的课程,惠及更多的街坊邻里?
今年起,江侨社区与江门开放大学、杏玲家服务有限公司、侨通学侨志成长中心等合作,每周举办瑜伽、舞蹈、书法、绘画、家政等低偿课程,升级打造“益家学堂2.0”。由社会机构提供专业师资,社区提供阵地保障,一起招揽学员,还约定把20%-40%的学费收入反哺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至今,已举办课程活动近100场,参与居民超2000多人次。
“下周暑期即将开启,社区将携手侨通学侨志成长中心面向小学生举办两期的夏令营,覆盖整个假期,有国学书法、手工创作、科学实验、象棋教学、趣味烹饪等课程。”社区党支部书记文佩珊介绍,家长孩子们可选全天营或半天营,多人团一天最低只需78元。
周末少儿绘画班
除了携手社会机构开课办班,江侨社区还着力把“益家学堂2.0”打造成邻里互动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发掘社区“银发力量”,邀请3名热心公益的退休教师重返讲台、来学堂授课;另一方面,鼓励8名在书法、绘画、舞蹈等领域有兴趣专长的长者居民担任学堂老师。
“社区开办学堂,让大家找回了兴趣爱好。”67岁的社区居民董阿姨,如今既是“益家学堂”学员,也是这里的舞蹈老师。近一年来,像她一样的长者志愿讲师已在学堂累计授课60多个课时。
“益家学堂”书法课
社区中医馆开业半年
服务居民上千人 营收近两万元
近段时间,年逾七旬的居民袁阿姨常常来到江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验免费的中医理疗服务。“要瞧准有优惠活动的时机,这里既有公益服务、也有低偿服务。”袁阿姨笑着说,在家门口很方便、问诊理疗也实惠。
去年底,江侨社区与天辅安中医馆合作,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分馆,选派中医师、理疗师驻点接诊,提供推拿、拔罐、针灸、艾灸等康养服务。双方还约定,中医馆在市场化经营的同时,要与社区携手开展中医讲座、义诊市集等一系列的公益性服务活动,部分理疗项目要给予居民优惠价。社区中医馆运营半年多来,已开展公益服务120多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两万元。
社区中医馆接诊室
社区服务、课程活动越来越多,如何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效能?江侨社区还打破“一格一室”传统布局,探索对阵地实施“拼图式”微改造。
把办公室改造成“托育小天地”,让学生桌椅、趣味图书角取代办公桌柜;通过配备可移动设备、进行弹性隔断等,让每个功能室都能够根据课程活动的不同灵活切换,实现“一个空间N种可能”:上午是党员群众议事协商的会议室,下午是长者居民切磋棋艺书画的活动地,晚上变成青年们下班充电休闲的小课堂,周末则是亲子家庭互动游戏的好去处……
“优化阵地空间,引入社会力量,让企业获利、社区得益、居民受惠三方共赢,社区服务力得到了迭代提升,从‘输血扶持’向‘多元参与’逐步转型。”文佩珊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扩大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面,一起做好服务和治理。
晚上瑜伽课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环市街党建办
相关附件: